在我们的日常之中,最常见的葡萄酒塞有天然软木塞(corks)、合成塞(synthetic cork)、螺旋塞(the screw cap)等,除此之外还有玻璃塞和皇冠瓶帽。
这个历史悠久的瓶塞使用的是栎木树皮(也有少量的其他树种)制成,从树皮上直接冲取整个的瓶塞,这就是天然软木塞。根据树皮的沟壑皮孔的密度,天然软木塞分为许多等级,价格相差达10倍以上。天然橡木制作而成的葡萄酒塞,成本较高。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会使葡萄酒带有坏木塞味。坏木塞的味道闻起来不清爽,像是雨水打湿了的报纸或纸板的味道,这种物质的来源是橡木塞内的消毒剂和没有完全清除的霉菌的反应物,叫做TCA(氯苯甲醚),会导致葡萄酒品尝起来平淡,腐败的味道吞噬了果香和花香。 美国木塞协会透过2005年《葡萄酒观察者》在加州举办的一场2800瓶的盲品葡萄酒的总结,报告说使用软木塞会导致葡萄酒有0.7%到1.2%的腐坏率,更甚至有人认为有高达5%到10%的风险。
在地中海沿岸两个主要的软木塞生产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种植许多橡树。软木塞就是用这些橡木的树皮制成的。一般来说,健康的橡树正常可以活170年左右,橡树皮的采割会在树龄达到42岁时开始,之后会每隔9年采割一次。
5月下旬开始是收割的季节,两名身强力壮的工人会从同一棵树上熟练地砍下大块的树皮,他们的动作小心翼翼,生怕伤害到树木的筋骨。这些树皮并不能完全采收,人们至少会保留35%的橡树树皮;这是因为地中海地区的夏季过于炎热,偶尔也可能会发生森林火灾,留下的树皮可以帮助橡树继续存活下去。
采割之后,工人们会在树干上写下本次采收的年份,以确保每一棵树下次都能在正确的时间内采收。刚收割的橡木树皮不能马上被利用,要经过6个月的风吹日晒、去除水分、蒸煮消毒、再风干等复杂的工艺程序后,才能最终制成一个合格的瓶塞。如此苛刻的生长环境、冗长的周期和复杂的工艺,并不比瓶中的葡萄酒来得容。
收获的软木木板在处理前会先存放起来。相比直接放在泥土地面上,一些较好的软木公司会将它们放在混凝土地面上,以减少不必要的污染。
在处理之前,软木木板会被放在托盘上。之后,软木将进行第一步处理—煮沸。煮沸是为了软化和清洗这些橡木板。过去,用来蒸煮橡木的水不会经常更换,导致软木的清洗不够彻底。现在,为了避免交叉污染,蒸煮软木的水会定期进行清理、过滤,必要时还会补水。被煮过的木板变得更平整、更容易加工。
其中比较好的橡木可以直接冲压成天然软木塞,而有些橡木则可以用来制造技术软木塞。工人纯手工操作,从树皮冲压出软木塞,这是比较优质的软木塞。其他的软木塞则由机器冲压而成。手工冲压的过程必须由技术熟练的工人进行,否则一旦操作失误,软木塞没有做好,这块橡木就只能废弃了。软木塞做好后剩余的那部分橡木,可以碾碎后黏在一起,制作合成软木塞。然后是人工筛选分类。复杂的程序筛选出最终的高档软木塞。
如今的葡萄酒市场上用螺旋盖封装的葡萄酒越来越多,但是,螺旋盖并没有得到了全部消费者的接受,甚至有很多葡萄酒爱好者对螺旋盖存有偏见,认为是廉价的葡萄酒才使用。其实,只要大家合理认识葡萄酒的螺旋盖,就不会产生这种念头了。对服务者来说,螺旋瓶塞的酒瓶在餐桌上很容易应付。新西兰和澳洲等国的葡萄酒产业已经进入螺旋塞时代;许多酒商把螺旋塞应用在了他们整个的生产线上。
真正的螺旋盖并不简单,它的发明是为了防止葡萄酒木塞污染(TCA)。所谓木塞污染是指有木塞封装的葡萄酒中出现诸如:腐烂的报纸、潮湿的小狗、抹布等难闻的气味。木塞污染是葡萄酒装瓶之后发生,只有在开瓶后才能被发现,不管多贵多好的葡萄酒只要是用木塞封装都有被木塞污染的风险。木塞污染主要是因为木塞中的TCA(三氯苯甲醚)进入葡萄酒中,从而大大影响葡萄酒本身的香气,严重的会使你对开瓶的葡萄酒“闻所不闻”(尽管对身体无害)。
螺旋盖可以解决木塞污染(TCA)的问题。因为螺旋盖的密封性非常好,可以阻止空气进入葡萄酒瓶,所以对保持葡萄酒的果香有非常好的效果。从2000年开始,许多国外的葡萄酒公司开始大量使用螺旋盖,包括之前相当排斥螺旋盖的旧世界国家。而澳洲、新西兰等国家许多高端葡萄酒也开始使用螺旋盖。
目前主流意见上认为螺旋盖相比软木塞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螺旋盖储存的葡萄酒不能像软木塞那样通过陈年慢慢熟化,用螺旋盖封装的葡萄酒基本多年没有变化,也就是不论你什么时候开瓶都可以品尝到刚装瓶时的品质。
第二,很多人还是认为用软木封装的葡萄酒才是“正统”,而且在品尝葡萄酒时用酒刀优雅的开启才有味道,螺旋盖则少了这份感觉。
所以绝对不是廉价的葡萄酒才用螺旋盖!
文章及其配图来自网络,如有内容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本站处理,邮箱地址:lycfaint01@163.com
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推文,可以扫这个码关注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