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常见的本土葡萄品种,你认识几个?

摘要:

美国种植了大量的仙粉黛和赤霞珠,但也种植了许多本土品种的葡萄。想全面认识美国葡萄酒,就来看看下面这些常见的北美洲本土葡萄品种吧。

ABSTRACT:

While vineyard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grow a wide range of European wine grapes, from Cabernet to Zinfandel, America has its own varieties to offer. Want to be an expert on American wine? Let’s go through these unique local strains!

虽然欧洲品种的酿酒葡萄在美国境内种植广泛,但美国也有引以为傲的本土葡萄品种。它们或许没有欧洲兄弟们出镜率那么高,但也是美国葡萄酒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若是想要成为美国葡萄酒的行家里手,了解这些低调的本土酿酒葡萄品种更是不可忽视的必修课。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个最常见的美国本土葡萄品种。

1. 康科德(Concord):美国原生葡萄品种

虽然康科德在葡萄酒行业内并不是那么受人追捧,但它的风味大概是最为人熟知的葡萄风味了,这是因为其经常被用于制作果酱、果冻、葡萄汁以及各种葡萄味的苏打水和水果糖。康科德原生于美国东北部,抗寒耐热,但对南部的潮湿气候非常敏感。除了高甜度和狐麝香的风味之外,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葡萄皮十分光滑,因此在压榨过程中,葡萄皮能毫无阻碍地从果实上滑落。由于果实太过甜腻,甚至有些狐臊味,康科德并不受酿酒师的欢迎,大部分用其酿制的葡萄酒都是甜酒。由于葡萄皮颜色很深,康科德也经常用于酿制圣餐葡萄酒(Sacramental Wine)和用于犹太节日庆典的蔻修酒(Kosher Wine)。

2. 卡托芭(Catawba)及伊莎贝拉(Isabella):康科德的表亲

卡托芭是一个晚熟的葡萄品种,在康科德名声大振之前,是美国境内种植最广泛的葡萄。卡托芭过去常被用于制作类似于香槟(Champagne)的起泡酒,由于花青素含量较低,所以虽然是红葡萄品种,但非常适合用于酿制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伊莎贝拉则是一个深色的葡萄品种,虽然原生于美国南部,但已传至世界各地。它在南美的种植非常广泛,也被前苏联的格鲁吉亚共和国用于酿造阿布哈西亚酒(Abkhazian Wine)。

3. 诺顿(Norton):美国首席葡萄品种

诺顿是密苏里州(Missouri)官方规定的葡萄品种,原生于北美洲东部,北至加拿大安大略(Ontario),南至佛罗里达(Florida),西至德克萨斯(Texas)都能看到其踪迹。切罗基人(Cherokee)可能是诺顿葡萄的最早种植者,但真正使它流行起来的还是19世纪早期的弗吉尼亚人(Virginia)。由于没有美洲葡萄普遍存在的狐臊味,酸度较低,且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花青素,诺顿更接近欧洲葡萄品种,非常适合用于酿制干红葡萄酒。用其酿造的干红葡萄酒通常口感丰满,有着接骨木、李子和巧克力的复杂风味。来自密苏里州的诺顿红葡萄酒在世界各地的品鉴活动中都获得过高度认可,不输任何一种欧洲葡萄。

4. 河岸葡萄(Vitis riparia):葡萄界的救世主

河岸葡萄原生于北美洲中、东部地区,是最顽强的美洲葡萄品种之一。它能够忍受远低于华氏零度的严寒,而且对霉变、腐败和寄生虫都有很强的抵抗能力。河岸葡萄的果实粒小、酸度高、色深且香气浓郁,不太适合用于酿造单一品种葡萄酒。但由于极强的抗病性和抗寒能力,其经常被用于根茎嫁接和葡萄育种,也由此拯救了许多葡萄品种。最广为人知的例子便是19世纪的根瘤蚜虫灾,基本上所有的欧洲种葡萄树都被根瘤蚜虫感染,而以河岸葡萄为首的美洲本土品种,由于天生具有抵抗根瘤蚜虫的能力,于是被用于嫁接脆弱的欧洲葡萄品种,使得这些品种得以延续至今。

5. 杂交:河岸葡萄与其他品种

原始的河岸葡萄在现代酿酒中并不常见,但它的杂交品种却十分受欢迎。马雷夏尔福煦(Marechal Foch)和其表亲里昂米勒(Leon Millot)便是由河岸葡萄与德国的金雷司令(Goldriesling)杂交而来,经常被用于酿造酸度较高,果香馥郁,或饱满或轻盈的红葡萄酒。大胜(Triomphe)同样是一个杂交品种,其双亲是卡尼珀(Knipperle)和河岸-沙地葡萄(Riparia-Rupestris),常被荷兰人和英国人用于酿酒,能为葡萄酒带来柔和的覆盆子风味。芳堤娜(Frontenac)是上世纪90年代才培育出的新品种,由于抗寒能力强,在北美得到广泛种植,通常用于酿制干红葡萄酒和类似波特(Port)的加强酒。

除了上述的常见品种外,美国还有许多可用于酿酒的本土葡萄品种,虽然它们可能在风味和口感上都不如欧洲葡萄,但也有着与生俱来的风采,能为美国葡萄酒带来多样的变化。

文章及其配图来自网络,如有内容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本站处理,邮箱地址:lycfaint01@163.com

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推文,可以扫这个码关注我哈

qrcode_shiyinerxing1_1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