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平均气温愈来愈热,香港正在忧虑将来还有没有冬天,葡萄酒业界则需要担心葡萄能否受得住炎热天气,不断观察和研究。几星期前我跟波尔多Leoville Las Cases的酒庄代表Pierre Graffeuille会面,他表示梅洛对炎热天气比较敏感,加上他们的庄园种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品丽珠(Cabernet Franc)更适合,而且之前做的梅洛往往陈年能力相对欠火候,宁愿投放资源栽培两个Cabernet品种,事实亦证明酒质有所提升。
在波尔多,梅洛是极为重要的葡萄品种,与赤霞珠基本上是齐名,不过赤霞珠在左岸领风骚,有它的酒便有如备受加持,具备较丰厚坚实酒体和更显复杂,也拥较佳陈年能力。梅洛则在右岸和Entre-deux-mers区称王,好像St-Emilion和Pomerol的优雅红酒向来就是靠梅洛来强调酒的丰润圆滑感,以显露含蓄贵气的独特气度收服酒客。在农业上,梅洛是波尔多区内的早熟品种,是采收时第一时间被收割下来的品种,一旦过了成熟红线,酒精度会很高,失去应有气质,换来俗气不堪的浓烈果酱味。四年前波尔多经历非常热的夏秋季,部分酒庄庄园内的梅洛葡萄因为过热而收缩变干,引起了不少业界注意和热烈讨论。
波尔多的左岸和右岸葡萄酒庄各有风格,但气候转变“打到埋身”,五十年后的波尔多酒又是什么模样?
波尔多自八十年代到现在,平均温度已经升高摄氏一度,配合持续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专家估计到这个世纪末,气温将比之前我们刚过的这四十余年还要高出四至五度;若以现有法例限定的葡萄品种继续种植,情况不会乐观。梅洛一旦过熟,葡萄内会产生两种酮:furaneol和y-nonalactone,酿出的酒就会有大量如干果、焦糖、椰子、煮熟蜜桃等味道,没有鲜果花香等风味,失却平衡。
天气太热,葡萄糖分迅速飙升,味道复合物未及全面发展,酸度过快降低,让葡萄农在决定采收时刻进入艰难时刻;即使成酒有很多厚重果味,味道都也许不够复杂,结构欠实净,酸度不够,口感厚腻,酒精度偏高,喉头会有不舒服的火烧感,还有陈年能力变差了。赤霞珠、切拉子(Syrah)、歌海娜(Grenache)、玛瑟兰(Marselan)等算是爱暖和的品种,尚可以受惠于逐渐炎热的天气,可是偏好温和环境的梅洛却容易有热坏情况,而波尔多一直变热,有专家预期五十年后,梅洛将要绝迹波尔多。
不少波尔多葡萄农其实已经做好两手准备,在多年前已经开始研究西班牙和葡萄牙品种,认为这些地区的品种在耐热和抗旱的能力有待发掘,到波尔多真正成为不折不扣的温热带,这些新引入品种将会大派用场!
文、图:梁淑意Rebecca Leung
09-04-19
(上一篇) : 赤霞珠vs切拉子
(下一篇) : 酒中有奶有鱼又有蛋 ? 读懂背标的得着
浏览 Rebecca 专栏其他文章
文章及其配图来自网络,如有内容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本站处理,邮箱地址:lycfaint01@163.com
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推文,可以扫这个码关注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