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酒口感纤细,就像温室里的花朵,若是不好好保存很容易就变质了
确实,日本清酒有没有保质期,还有清酒应否陈年这些话题一直是清酒人讨论的事情。然而坊间不少传闻说清酒需于一年内消耗掉,以免酒质变坏。
但其实,又是不是所有清酒都可以“一刀切”的说一年保质呢?是不是一年内的清酒就不会变坏呢?特别是香港正在贩卖的清酒很多都是土豪级的高级纯米大吟酿。这样的酒是否也应一年内消耗它呢?其实却并非如此。
日本清酒以米为基本,没有如黑葡萄皮之中的单宁;也鲜有存放于橡木桶陈年,吸收木桶中的香气与单宁。
因此,在抗氧化的道路之上,清酒少了一些可供支撑抵御氧化的保护,受影响的机会较大。与葡萄酒一样,清酒与葡萄酒对贮藏的温度都极之敏感,所以酒质也会因贮存温度不佳而有所改变,特别是清酒在压榨之时微生物的运作依然活跃,主要依靠酿造后两次的加热杀菌来控制。如处理不好,贮藏温度又较高时,刚好碰著,就有变质的风险。
1、 经由加速氧化而产生的腐坏味,清酒提早进步行熟化,会有变老变旧的感觉;味道变老,缺乏新鲜的风味。
2、 经由阳光及热力强晒之下的烧焦味道,有如烤烘、烟熏,烧焦头发的刺激气味。
3、经过坏质的乳酸菌感染后出现的味道,有如发霉豆奶,干煸黄豆的香气。
以上提到的变质味道,多是从购买后贮藏不佳而造成的,例如将清酒放于高温或猛烈阳光底下存放,都会有变质的可能。因此,贮存的条件与状态也是至关重要!
十多年前,日本的酒类总合研究所与日本酒造组合中央会曾就清酒贮藏做了一个实验性的研究。当中发现,一般的日本清酒于8℃以下存放短时间,清酒的表现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时而势逆,十多年前的清酒风格与今时今日的清酒风味已大为不同。现时流行的以极低温发酵,细致而精密地组织出来的纯米大吟酿,对温度的要求极为敏感;只要温度稍为提高一段日子,风味就会有所改变。
而事实,今时今日亦有不少酒藏要求合作的进口商必需将货品冷藏出货,过程包括运输与贮存;另外,产品上也刻意贴上“要冷藏”的标签,以告示顾客需要注意贮存状态。
正确的清酒贮存方法是要将清酒放于至少4 – 6℃左右。这样的话,家中的雪柜刚好就可以满足需求。不过如果想清酒贮存的状态更好的话0℃,甚至 -5℃才是更好保存的清酒环境。
清酒经过良好的保存之后,新鲜度也会得以保留。从这个角度去探索保质期,也许就没有注明的必要了!因为只要将清酒贮存得宜,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保质期限 (未经加热杀菌的生酒则除外);再者,经由不理想的贮存条件摆放的清酒,也难说有一年的寿命。因此,所谓清酒一年保质期的话题都是不现实的!
香港气温及湿度都较高,所以综合以上要素,家中最适合存放清酒的地方就是—— 家里的雪柜!如果是比较“强壮”的清酒(火入过的本酿造、纯米酒、普通酒等),也可以暂时用报纸包一包,放在家中冷凉避光的地方,但建议也是尽快饮用,不宜久放。
再重提以下会对清酒有影响的环境因素:
1) 光线
紫外线会造成影响清酒的品质,使清酒的颜色变色,产生一种焦糊味道,所以需要避开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及有紫外线的日光灯和杀菌灯。(可以用报纸或防紫外线的袋子包住瓶身保护。)
2) 温度
保持恒温可以使清酒品质保持安定,高温会让清酒发生变质。理想的话,是将清酒储藏在5-10℃的低温环境。如果是“生酒”,因为里面含有多种酵素,推荐以更低温度储藏。
3) 湿度
清酒应该直立放置于湿度低的环境中。这一点上,清酒的保存方式与红酒完全不同,因为清酒的瓶盖是金属螺旋瓶盖,而非软木塞,因此高湿度环境会导致瓶盖的锈蚀,也会使标签腐烂。(高级清酒的酒标用纸,很多是传统手工制的日本和纸,对水和湿气非常敏感。)
4) 摇晃
振动一样会让酒质不稳定、促使劣化。清酒应放在平稳处,使其静置。有酒友可能会问:可唔可以放在“红酒柜”中?答案是:短期放一下是没问题的,但是红酒柜通常温度较高(12~16℃),湿度也较高,而且多半是横躺架构,而清酒比较适合直立摆放,所以清酒不适合放入红酒柜中太久喔。
文章及其配图来自网络,如有内容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本站处理,邮箱地址:lycfaint01@163.com
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推文,可以扫这个码关注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