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肯特轩(Auchentoshan)在苏格兰的方言盖尔语中,意为"平原上的一处角落"。
酒厂位于英国Scotland的低地(Lowlands)产区,地处格拉斯哥Kilpatrick Hills的山脚下,现为日本老牌企业三得利(Suntory)的子公司比姆三得利公司(Beam Suntory Inc.)所有,是苏格兰为数不多的使用三次蒸馏法的蒸馏厂之一。
1800年,John Bulloch创建了Duntocher Distillery。1822年Duntocher Distillery破产后,John的儿子Archibald Bulloch开始接手蒸馏厂。1823年,Archibald将蒸馏厂改名为Auchentoshan Distillery并取得了合法经营执照,Auchentoshan Distillery便正式创建。
自创建以来,Auchentoshan Distillery几经易主。二战期间,不幸遭到炸弹轰炸,损失严重。1969年,Eadie Cairns收购了Auchentoshan Distillery并对其进行了大规模重建。1984年,Eadie Cairns将酒厂转让给Morrison Bowmore Distillers Ltd.,而该公司又于1994年被三得利收购,从此欧肯特轩便由三得利掌管。2014年,三得利收购了美国烈酒生产商Beam Inc.并将其改名为Beam Suntory Inc.。之后,Auchentoshan Distillery便由Beam Suntory Inc.接管。
Auchentoshan在坚持传统酿酒工艺的同时也保持着创新思维,完美地展现了格拉斯哥这座城市承故鼎新的精神。首先,Auchentoshan会精心挑选未经加工的大麦,待其发芽后,再将麦芽研磨成粉状并加入科奇诺湖(Loch Cochno)湖水混合以制成麦芽汁。接着,这些麦芽汁会被转入采用花旗松(Oregon Pine)制成的桶中进行发酵,酿出酒精度约为8%的酒醪。随后,这些酒醪先后会在初馏机(Wash Still)、中馏机(Intermediate Still)和终馏机(Spirit Still)中进行蒸馏,最终得到酒精度高达81%的酒液。
Auchentoshan在坚持传统酿酒工艺的同时也保持着创新思维,完美地展现了格拉斯哥这座城市承故鼎新的精神。首先,Auchentoshan会精心挑选未经加工的大麦,待其发芽后,再将麦芽研磨成粉状并加入科奇诺湖(Loch Cochno)湖水混合以制成麦芽汁。接着,这些麦芽汁会被转入采用花旗松(Oregon Pine)制成的桶中进行发酵,酿出酒精度约为8%的酒醪。随后,这些酒醪先后会在初馏机(Wash Still)、中馏机(Intermediate Still)和终馏机(Spirit Still)中进行蒸馏,最终得到酒精度高达81%的酒液。
三次蒸溜法源自19世纪的爱尔兰。酒液经过初馏器(Wash Still)、中馏器(Intermediate Still)、终馏器(Spirit Still)等三次蒸溜得出纯度更高的新酒,产量也会低于典型的二次蒸馏。一般来说,二次蒸馏得出酒液的酒精浓度约为69%,而三次蒸馏得出酒液的酒精浓度约为82%。
在Auchentoshan,每个人都为三次蒸馏感到自豪。初次蒸馏器有17,000升的容量,中间蒸馏器有8,000升,二次蒸馏器有11,500升。所有蒸馏器都用蒸汽加热,通过一个可控的加热系统保证品质恒定。
所有的罐式蒸馏器相对于它们的尺寸来说都是相当高的,并且在罐的出口处收缩。非常有趣的是莱恩臂。它看起来已经相当平整了。因此,理论上讲,一半莱恩臂中浓缩的烈酒应该回流到罐中,另一半进入到烈酒接收器。
酒厂还拥有一个6.8吨的半滤桶糖化槽(semi-lauter mash tun),四个俄勒冈松木发酵槽和三个不锈钢发酵槽,发酵时间持续50至120小时,三个蒸馏器。三个铺地式仓库和两个堆叠式仓库,可容纳20,000个橡木桶。
Auchentoshan年份酒所用来陈年的酒桶都是用专家验明正身,均是名列于官方公认资料的上好酒桶,注明橡木桶的编号,蒸馏日期,橡木桶形式种类,其弥足珍贵的地位,极具收藏,保质。另外,酒厂经理对于Auchentoshan的品质管理相当严格,每个一段时间便会品尝,巡视橡木桶好坏,他亲自鉴定过后的签名,是对消费者的品质保证。
文章及其配图来自网络,如有内容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本站处理,邮箱地址:lycfaint01@163.com
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推文,可以扫这个码关注我哈